眼皮跳是面肌痉挛吗?专家:多数面肌痉挛专业检查才确诊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通常表现为一侧面部不自主抽搐,抽搐呈阵发性且不规则,抽搐的程度不等,可因疲倦、精神紧张及自主运动等引发或加重。起病多从眼轮匝肌开始,出现“眼皮跳”,然后往下发展至整个面部。常见于女性,中年后多发,原发性面肌痉挛病因不明。
近日,一位面肌痉挛患者吴***,经熟人介绍来北京就医,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中心主任陈国强教授应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术后面肌抽搐症状消失,恢复正常生活。患者家属对手术的疗效很满意,2018年7月24日发来《感谢信》说:非常感谢航空总医院陈国强院长,神经外二科的王晓松主任、焦永辉医生及全体医护人员!是他们精湛的艺术,让我妈妈彻底摆脱了纠缠了20多年面肌痉挛抽绪的痛苦,妈妈回到了以前的生活,脸上看到很多年没有见到的开心笑容!妈妈恢复了健康,也找回了自信。衷心地感谢你们!
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中心陈国强教授提醒:生活中眼皮跳时常发生,很多人并不在意。如果眼皮跳经常发生,持续三个月以上,且扩展到面部肌肉甚至口角跳动,药物、针灸等传统疗法不能缓解,很可能患了面肌痉挛。应到条件较好的医院神经外科做专业检查,重点做面部肌电图、MRTA等,明确病因便于确诊治疗。
面肌痉挛有哪些临床表现?
由于面肌痉挛的初期症状为眼睑跳动,民间又有“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的说法,初期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经过一段时间发展成为面肌痉挛,连动到嘴角,严重的连带颈部,这时才感觉生病了。面肌痉挛可以分为原发性面肌痉挛和继发性面肌痉挛,原发性面肌痉挛,在静止状态下也可发生,痉挛数分钟后缓解,不受控制;继发性面肌痉挛多是面瘫后遗症,只在做眨眼、抬眉等动作产生抽搐。
原发性面肌痉挛多数在中年以后发病,女性较多。病初期多为一侧眼轮匝肌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逐渐缓慢扩展至一侧面部的其他面肌,口角肌肉的抽搐最明显,严重者甚至可累及同侧的颈阔肌,但累及额肌较少。抽搐的程度轻重不等,阵发性、快速、不规律。初起抽搐较轻,持续仅几秒,以后逐渐延长可数分钟或更长,而且间歇时间逐渐缩短,抽搐逐渐频繁加重。严重者呈强直性,同侧眼不能睁开,口角向同侧歪斜,无法说话,常因疲倦、精神紧张、运动等加剧,入眠后多数抽搐停止,不能自行模仿或控制其发作。双侧面肌痉挛者很少见,往往两侧先后起病,多数人一侧抽搐停止后,另一侧再发作,而且抽搐一侧轻另一侧轻重。少数病人抽搐时伴有面部轻度疼痛,个别病例可伴有同侧头痛、耳鸣。
眼皮跳是面肌痉挛吗?
病例资料:患者描述,2013年10月,突然有一天感到右下眼皮自己跳起来,24小时不停地跳,服用了维生素B1、甲钴胺、谷维素,2周后缓解。从此开始,基本上每年都要跳上1-2次,每次发作10几天。一跳就注射腺苷钴胺针2周,也在当地一家医院就诊过,医生说每次时间不长,先观察观察,因没有面部跳动发生,仅在右眼下眼皮和眼袋的地方跳。距离去年发作11个月后又开始了右下眼睑跳,发作5天,和以往不同的是,跳跳停停,不持续跳了,同样没有脸跳发生。
2018年开始右眼袋肌肉跳动发作频繁,半年发作3次,每次2周左右时间,还是局限在一个地方,没有面部肌肉跳动。右下眼袋最近又跳了一周,很不舒服。2018年7月做了面神经核磁共振,显示双侧面听神经旁小血管绕行,关系密切。问:“能确诊眼睑痉挛或面肌痉挛吗?怎么治疗好呢?”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中心主任陈国强认为,眼皮跳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纯眼皮跳,这种情况一般会自行消失,时间多在三个月内,不用特殊治疗。还有一种是面肌痉挛早期表现,这种情况持续时间较长,会逐步出现面部肌肉抽动,一旦出现面肌抽动,就可以初步确诊,然后做相关的检查,如脑肌电图、磁共振薄层扫描和MRTA,进一步明确病因,多数情况,面肌痉挛只能通过显微血管减压术才能治愈。早期出现眼皮跳只能观察,注意休息,不需要药物治疗。依据患者描述情况,目前还不能确诊为面肌痉挛,建议来医院用电生理检查确诊。
面肌痉挛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1、面瘫后遗症。以往有明显的面瘫史者,由于面瘫恢复不完全,发生轴索再生错乱引起面肌抽搐,患侧多遗留不同程度的面肌无力和麻痹现象,属于面神经功能异常。
2、特发性眼睑痉挛。表现为双侧眼睑肌痉挛,常伴有精神障碍,肌电图显示面肌不同步放电,频率正常,可能系锥体系统功能紊乱所致。
3、面肌颤搐。表现为面肌个别肌束细微的颤动,常侵入周围眼睑肌肉,多限于一侧,可自行缓解,可能是侵犯脑干,颅神经的良性病变所致。
4、习惯性痉挛。表现为小型痉挛,面肌无目的刻板性或反复跳动,多见于一侧,多在童年期发病。
5、多动症。中脑和锥体系统病变引起的手足徐动和舞蹈病。
6、梅杰综合征。中老年女性多见,多以双眼睑痉挛为首发症状,睑下垂和睑无力也多见。部分单眼起病渐及双眼,其余首发症状有眨眼频繁、精神疾病、牙科疾病、颅颈部张力障碍。眼睑痉挛在睡眠、讲话、唱歌、打呵欠、张口时改善,而在强光下、疲劳、紧张、行走、注视、阅读和看电视时诱发或加重。
(东方红星 文/李烈;资料来源:好大夫-陈国强网,百度文库,配图/网络,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
专家介绍
陈国强 主任医师,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擅长: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舌咽-迷走神经痛及其它各种颅神经疾病;软性-硬性神经内镜治疗各种脑室内疾病;颅内脊髓肿瘤等,手术超过2万例。
北京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中心 咨询电话:15311449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