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怎样治疗不复发?立体定向脑电图技术精准定位切除病灶
大脑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大脑不仅调节生命活动,也像心脏和肺一样完成一定功能,如我们与外界的所有互动信息,通过感官感受到,然后通过神经传导到大脑,经过思维加工,再确定我们做什么,这些想法和感觉都受控于大脑。正常情况下,信息传导受大脑神经有规律地控制,当脑神经病变或功能异常,信息传导就会出现故障或不受控制,表现出一些异常症状,癫痫就是其中之一。
据媒体报道,2018年10月15日清晨,一名中年男乘客在地铁10号线列车内突然倒在地上,意识不清楚、身体不断抽搐、丧失意识,情况较为危急。听到呼救,正在同一趟列车上的北京某医院医生迅速赶过去施救,为了避免患者因口腔内分泌物导致窒息,医生和热心乘客一起帮助患病侧身而卧。有一名男乘客一直帮患病擦拭口腔中的分泌物,地铁工作人员、民警、热心群众一起帮助患者转危为安。
癫痫发病率高,规范和有效治疗率低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俗称羊角风,是一种因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有一定的遗传性,也是一种慢性发展疾病。癫痫在各个年龄段均可能发病,儿童癫痫发病率较成人高,随着年龄的增长,癫痫发病率有所降低。进入老年期(65岁以后)由于脑血管病、老年痴呆和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增多,癫痫发病率又会上升。
调查显示,2000-2002年,我国癫痫终生患病率为6.8‰,活动性癫痫患病率为4.6‰。癫痫病负担调查显示,癫痫患者每年经济负担5253元人民币,占人均年收入的一半以上。2017年发表于《Epilepsy Behavior》中的文章显示我国11家三级医院门诊的癫痫患者74.9%为成人,平均年龄为27.5岁,常见的病因是脑外伤、脑炎和卒中。研究显示,40%癫痫患者未接受任何抗癫痫治疗。尤其我国西部地区活动性惊厥性癫痫的治疗缺口高达66.4%。造成治疗缺口的常见原因包括:传统偏见和病耻感;地域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诊疗方法不正确。
癫痫发作症状及检查
癫痫病因复杂多样,包括遗传因素、脑部疾病、全身或系统性疾病等,根据引起癫痫的病因不同,可以分为特发性癫痫综合征、症状性癫痫综合征以及可能的症状性癫痫综合征。由于异常放电的起始部位和传递方式的不同,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表现为发作性运动、感觉、自主神经、意识及精神障碍,如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失神发作、强直发作、肌阵挛发作、痉挛、失张力发作、单纯部分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等,有的患者发病较轻,有的患者发病较重,多次反复发作。临床诊断主要依据病史资料、规范化的脑电图检查,必要时行录像脑电图检测等进行判断。
脑电图检查是神经系统机能检查方法之一,脑电图检查主要是为了评估脑功能,发现一些CT或MRI看不到的异常状况,检查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判断。需要做脑电图的事项有:1、首次诊断和治疗;2、疗效评估;3、预后及脑功能评估;4、停药评估;5、癫痫持续状态检查;6、癫痫手术前定位。
癫痫药物治疗及存在问题
由于癫痫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危害,主要是影响脑发育损害智力、神经递质失衡影响行为认知、频繁发作损害心理精神、危及家庭社会等,一旦发现癫痫就应在早期进行积极治疗。
目前癫痫的治疗以药物为主,药物治疗的目标是在无明显的副作用情况下,完全控制临床发作,使患者保持或恢复其原有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生活工作能力。有些抗癫痫药物是单一作用机制,而有些抗癫痫药物可能是多重作用机制。由于抗癫痫药物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了解,主要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减少大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发作类型和综合征分类来选择抗癫痫药物。同时医生还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整体身体状况、其他的健康情况及药物可能存在的副作用等,达到治疗剂量的时间,服药次数及恰当的剂型,特殊治疗人群如育龄妇女、儿童、老人等,需要根据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药物来源和费用等合理用药。
癫痫是持久具有发作潜质的疾病,一经确诊,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期服药。但由于儿童特殊的心身发育特点,婴儿期患儿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对药物的代谢能力差,药物在体内容易蓄积中毒。幼儿期则代谢速率加快,特别是当患儿出现如复视、行走不稳等症状时,要考虑药物浓度过高导致中毒的可能性,应进行血药浓度检测。一些人由于长期服用某些抗癫痫药物可导致体重增加、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和骨骼发育异常等发病风险。体重增加还可能影响患儿自信导致治疗依从性下降。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可能会对成长关键期的生殖和内分泌系统造成影响,特别是对于即将进入青春期的患儿。
立体定向脑电图系统技术特点
癫痫常反复发作,治疗难、易反复一直困扰很多患者,有部分患者长期服药在一定时期内可控制病情,但始终难治愈。一些顽固性癫痫药物治疗无效,手术切除病灶是目前可行的有效方法。
癫痫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术前评估。多数顽固性癫痫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术前要进行评估,有的人无创方法无法确定致痫灶的位置,而脑电图是癫痫手术前定位病灶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仅凭外部脑电图无法明确定位,需要将电极放入颅内进行颅内脑电图监测。颅内脑电图比头皮脑电图具有许多优势,可以排除头皮和颅骨的干扰,还可以将电极放入脑沟或脑深部。缺点是需要开颅或钻孔放置电极。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中心研制的立体定向脑电图技术(SEEG)是一种运用微创的方法,无需手术切口,仅需头皮和颅骨2mm钻微孔,将深部电极放入脑深部特定的位置。SEEG是基于LEKSELL立体定向头框,可以全头部置入电极,单侧、双侧、前后均可。该技术被国外同行和临床证实是一种安全、可靠微创的颅内电极植入系统,使用便捷。
临床应用研究: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中心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接受L-SEEG技术埋藏电极的顽固性癫痫患者34例,共置入深部电极302根。总结术后颅内出血、脑脊液漏、感染、电极脱落等并发症的情况。结果L-SEEG稳定可靠,可准确、安全、快速置入深部电极到目标位置。34例患者术后反应轻微,仅1例脑室内出血3ml(无症状),无脑脊液漏、无感染,电极固定可靠。结论L-SEEG技术安全、可靠、准确,操作方便、相对廉价,可以在癫痫外科推广应用。论文发表于《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15年第28卷第2期,标题《基于Leksell框架的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技术的临床应用》。
涉及中央前回的顽固性癫痫外科治疗研究
涉及中央前回的顽固性癫痫的治疗一直是神经外科学的难题,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为此进行了专题研究。根据癫痫发作期颅内脑电图、电刺激、皮层诱发电位和高频颅内脑电图功能定位结果确定中央前回和致痫灶,镜下切除致痫灶。随访1年并回顾性分析23例患者致痫灶切除术后效果。结果,癫痫治疗效果:EngelⅠ级19例;EngelⅡ级3例;EngelⅢ~Ⅳ级1例。所有患者致痫灶切除术后第1天均出现单侧或单个肢体瘫痪,术后1年15例患者肌力恢复4级以上,无明显功能功能障碍,8例患者肌力3级及以下遗留功能障碍。结论:涉及中央前回的顽固性癫痫致痫灶切除术后多数患者可获得癫痫治愈而不遗留明显功能障碍。论文发表在《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5年第12卷第3期,标题《涉及中央前回的顽固性癫痫外科治疗》。
(东方红星 文/李烈;资料来源:癫痫治疗文献、临床神经外科杂志、家庭医生、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中心)
北京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中心 咨询电话:15311449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