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红色枣园靓丽无限

时间:2015-06-06   作者:石亚利 杜方慧  【转载】   来自于:延安日报    阅读

12040902.jpeg

本报讯(石亚利 杜方慧)清明时节,万物争春。走在枣园镇的每一条街道,四周呈现出通畅干净的马路、整洁有序的院落,深绿色格调的墙体、道路旁建起的绿化带、窗明几净的居民院落、干净亮眼的山体硷畔……西北川公园里休闲的群众舒适和谐的感受着春暖花开、绿水清山的场景……

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以来,枣园镇通过广泛宣传、查摆问题、集中整治、纵深推进和长效保洁,一批群众、单位反映强烈的难点和焦点环境问题得到解决,促使全镇面貌有了较大的改善,红色枣园焕发出靓丽风采。

该镇坚持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先导,高度重视环境治理的思想发动工作,力求通过思想

的转变获得行为的创新,掀起宣传教育的思想热潮。在治理的过程中,镇村不断总结治理结果,交流治理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提出下步工作方案。充分利用流动广播、志愿者服务、环保宣传义工队、问题查摆现场会等方式把环境治理的目的要求做到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为环境整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集中治理中,该镇采取重点区域镇领导挂牌责任包抓、镇区域分段分区治理的办法,对治理内容、标准、时限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

了工作开展。同时,着力在抓好道路治理、院落整治、美化绿化、设施建设等整治上狠下功夫,以点带面,全面突破。在治理中,明确了以改善旅游环境、转变群众陋习、规范垃圾处理、美化人居环境为整治重点,采取进市场,到村落,现场指问题、提要求的办法,专题解决存在的清扫保洁、广告整治、街容秩序、乱修乱挖违法建设等突出问题。出台门店、小区、单位、农户四类环境管理目标责任书,明确违规处罚办法,制定了五有五无的卫生工作机制。“五有”即:有完善的保洁

标准,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固定的运输队伍,有符合环保要求的村级垃圾场,有基本的环卫设施;环境管理实现“五个无”即:村内无积存垃圾、无卫生死角、物品堆放无零乱、道路清扫无垃圾、沟渠田间无裸露垃圾。

该镇还立足于重点治乱、查纠并举,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边整边改,使广大干部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整治活动带来的变化。石佛沟杂乱的市场,阳崖公墓山的“垃圾一条路”、阳崖违建市场,裴庄村堵塞的水渠、12间伫立在三产房前的八

十年代修建的窑洞,枣园至庙沟的露天垃圾场,莫家湾零乱的市场及堵塞的排洪渠,上砭沟的移民搬迁,裴庄村、川口村的旧村改造等影响群众生活、影响环境面貌的严重问题,镇政府对这些难题一一解决。治理了石佛沟6公里长的水渠,清污、铺地、拆除违建房、清理占道杂物;清理了公墓山道路垃圾;治理了裴庄水渠;集中处理了2000余吨垃圾,整理出建筑、生活垃圾被倾倒严重的各个区域共2000余平米,并设障堵塞垃圾被倾倒口;取缔了阳崖市场;拆除了简易房44间、窑洞12间;上砭沟的移民搬迁工作顺利开展;裴庄村、川口村的旧村改造正在进行,一个整洁靓丽的红色枣园已经重现群众眼帘。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010-57118960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Insert tit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