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的冰版画艺术 独具城市魅力的民俗文化
冰版画是哈尔滨绝无仅有的艺术门类,他的创始人就是市美协副主席、哈尔滨市冰灯艺术博览中心副主任、“冰雪艺术大师”,油画家朱晓东。日前,他在兆麟公园为美国芝加哥代市长现场表演了冰版画的创作过程,并把他的作品赠送给了观看表演的来宾。
画油画40年,内容都是哈尔滨的老房子,从2000年开始研究创作冰版画至今,每年冬天朱晓东都是怀着满腔的热情在冰天雪地中搞冰版画创作,他说:“是北方的冰和雪给了我创作的灵感和无尽的创作源泉,我也要通过在冰上作画赋予冰雪以灵魂和灵性。”
1983年,学美术的朱晓东就开始在兆麟公园从事冰灯艺术工作。随着冰灯游园会的名气越来越大,冰雕作品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开始尝试探索了一条版画选择冰材质的艺术之路。朱晓东凭着他优秀的冰雕作品成为哈尔滨冰雪艺术专家委员会的成员,以及各种冰雕赛事的评委会主任,并荣获哈尔滨市政府授予的有突出贡献的青年专家多项殊荣。从2002年开始到今年,朱晓东都是冰灯游园会的总设计师。
冰版画就是用冰做版画的模版,然后,用刀和其他辅助工具在模版上用宣纸拓出版画。艺术创作的形式和铜版画、木版画、石版画有所不同,材质全部是用冰完成。独特的刀味使它在中国版画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冰版画与木版画、石版画、铜版画等艺术门类不同的是,冰版画是在一块厚度不等的冰板上用刻刀进行创作,边刻边印。朱晓东介绍,冰版画在创作过程中采用自然毁版方式,不可再印,因而也可以称为“冰版绝版画”。这个特性使创作具有相对的偶然性,艺术家们更看重在创作过程中“调动”灵感和创造力。
从事冰版画创作,不但要有扎实的美术基础和坚韧的毅力,更要经受严寒的考验。朱晓东说:“很辛苦,双脚站在雪地中一雕就是好几个小时,完成一副模版要一天时间。做冰版画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而且要细心,有时一步毁则全毁,有时也可能出意外效果,” 冰版画以冰为模版,要用刻刀打草稿,打草稿很艰难,因为冰是透明的,看不准就过了,或者不到位,拓画时还容易洇透宣纸,他做了几百次的实验,才想出好办法,在室外拓画上色,让画冻上,避免了洇透宣纸,待颜料挥发后,版画自然干,而在屋子里作的版画则有油画效果。一般一幅模版能出20多张画,其中完美无暇的精品只有5张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