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城市枣树的标本意义

  一棵枣树,生长东湖路旁。上班下班,我都不免向这棵枣树行注目礼。在我眼里,它是这座城市最美的风景。 

    枣树是村子拆迁之后留下的,因为正好长在绿化带上,所以躲过一劫,被当成一棵绿化树,掩映在其他绿化树之中。人们平常并不关注这棵枣树,枣树也默默承受着车来人往的喧嚣。只是到了秋天,枣树上缀满了青青的枣子。枣子尚未成熟就被别人摘走,而枝桠也被折断了许多。 


  我之所以叨念一棵普通的枣树,是因为它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扩张:别墅赶走了村庄,商铺抢占了农田,喧闹替代了宁静。我之所以关注这棵普通的枣树,是因为它的每一片叶子都传递着生命的顽强气息。那些在城市中悄悄结出枣子,应该别有一番风味。 


  街旁的一棵枣树,平时很容易被人忽略。实际上,被人忽略未必不是好事。庄子就讲过一个故事给他的弟子听:原野上有一棵大树,奇形怪状,始终没被人砍掉。为何?因为它大而无当,没有任何用处。有用的树都被砍了,只有无用的树才能生存下来。庄子是哲人,由树暗示人生,让人听得一愣一愣的。而枣树毕竟有用,即使在城市照样开花结果,而且为城市绿化美化尽绵薄之力。枣树,成为城市一棵有用的树,而且被保留下来,由此我不得不佩服城市建设者的这一“创新”之举。 


  城市枣树,总给我一些触动。我开始不得其解,后来感受到枣树传递的历史信息。村庄没了,只有通过枣树还能回忆村庄的样子,回忆起农耕文化的质朴和厚实。其实,我们这座城市失去的东西太多,现在只有从很少的物件中去感受城市的历史,譬如,只能从一口古井窥看晚唐的杏花村,只能从一条老街体验丝丝古风。 


  除了留下枣树,我们还该为后人留下什么?为城市留下什么?早在1961年,美国著名女记者简·雅各布斯写了一部影响城市规划学科的书———《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这本书揭示了城市规划物质问题背后的非物质因素,认为不能单纯从物质层面来理解一个城市。如果仅靠推土机解决问题,那么问题和矛盾将会被推土机越碾越多。我们在规划建设的时候,考虑的不能仅仅是发展,也要保护城市生存环境的多样性。我们该留下什么?文化?历史?就业平台?……或许更多。 


  枣树不言,下自成蹊。我叨念一棵枣树,没有丝毫的矫情。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010-57118960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Insert tit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