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红枣
说到陕北,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革命根据地身份,的确,那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其实,在这片土地上还有一样红的东西值得我们去称颂,那就是红枣。红枣赋予了陕北特有的地域文化。我对陕北红枣的感情是从在陕北支教那年开始的,在那里,我整整生活了一年。陕北也成了我的第二个故乡,我身上也染上了陕北人的味道。因为红枣,让我看到了陕北无尽的魅力。
在陕北,有一句口头禅:金蛋蛋、银蛋蛋,不如咱的红蛋蛋。这红蛋蛋说的就是红枣。在黄河沿岸,红枣树一片连着一片,一山挨着一山。中秋节前后,枣儿红了,漫山遍野的红枣密密麻麻地挂满枝头,丘陵沟壑就被这红枣点缀着,煞时好看。记忆中最痛快的事莫过于和老乡们一起打枣,打枣喜悦之情洋溢在每个人脸上。一阵工夫下来,打得满地红艳艳的。陕北人好客,像我这号外人每次都受到他们的热情款待,品尝够鲜枣后还要打包。红枣也成了孩子们最普遍的零食。那时,学生们兜里、书包里装的尽是红枣。很多刚出嫁的女孩,在枣儿收获后趁着秋收还未开镰的空隙,喊上自己的男人,把家里的红枣挑选出最大最好的,满满地装上几袋,用小毛驴载向那生她养她的娘家。陕北汉子爱自己的婆姨,满袋的红枣是他们给岳父母的最好的证明。
陕北人给枣披上了很多美丽的面孔,枣在这里也被发挥到及至。传统的食品有枣糕、枣炒面、枣果馅、枣馍、枣粽子、枣焖饭、枣酱、枣蜜等,其中要特别提到的就是那酒枣,虽然我不爱喝酒,可在陕北,我却被酒枣、红枣酒所俘虏。我想只有陕北人才有这一绝。红枣制成的饮料也丰富多彩。诸如枣蜜、枣汁等,味道也独具一格。陕北人喜欢在接待贵宾时,用一杯开水,泡上五颗大红枣儿,寓意为“五子早登科”。让人听着顺耳,心也舒坦。因为枣,陕北人取地名也很有意思,很多村落名字里夹杂着枣字,例如枣林沟、枣庄坪、枣树塔、枣圪垯、枣山里、枣坪、枣嘴河、枣赫沟等等,不但地名如此,人名也常用枣,如女孩有叫春枣、枣儿等。
陕北人爱吃枣,红枣也就生出了很多特有的习俗。正月初一,这里的孩子胸前都有挂两串枣牌牌(把干草节、黑豆、红枣间隔串起来),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枣牌牌要挂到初八这天才能吃。可一般孩子都不会恪守祖上辟邪的规矩,当然大人们也不会追究什么。近几年,既为了保持水土,也为了发展当地特色经济。陕北各地都在大力发展枣林,靠枣儿致富的人越来越多。红枣是陕北人的宝贝,不但哺育了在这里繁衍生息几千年的陕北人,也丰富了陕北人的黄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