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驻训官兵“皮外之病”不可小视
编者按:
“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凡事预防在先,是中国人谨遵的古训。中医学历来重视疾病的预防。“治未病”的概念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就生动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更是提出了“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当前,中医药“治未病”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开展非常广泛,而且其防治意义已经逐渐为人们所公认。对于病因明确的疾病,人们可以主动的避免远离各种致病危险因素。因此,根据中医“治未病”的思想,采用中医中药的方法,在对于疾病的预防与已病防变方面就显出了巨大的优势。无论是西医的发展战略还是现代的三级预防思想与中医的“治未病”思想有着许多契合之处,从而有了“体质三级预防学说”,就是针对不同人群制定相应的预防保健措施。一级预防是针对个体体质的特殊性,积极改善特殊体质,增强自身的抵抗力,从而实现对特殊人群的病因预防,阻止相关疾病的发生。二级预防也就是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作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三级预防即临床预防,对已患某些疾病者,结合体质的特异性及时治疗,防止恶化。
日前,针对季节变化和部队演训生活实际,记者连线全军中医治未病中心张尊祥主任,由其为大家讲解部队常见皮肤病防治知识。
困扰驻训官兵的“难言之隐”
夏春之交,气温日升,部队也进入了“黄金训练期”,然而,火热的练兵场上,由于野外驻训环境温湿等原因,部队官兵感染足癣、体股癣、花斑癣、糠皮孢子菌性毛囊炎等浅部真菌性皮肤病概率陡增。据东南地区某部调查表明,部队进点驻训后,官兵的足癣、体股癣、花斑癣、糠皮孢子菌性毛囊炎的发病率分别为13.34%、7.04%、4.40%、3.37%,均明显高于训练前的7.62%、2.20%、1.61%、1.17%,差异有显著性(P<0.01);训练期间足癣、体股癣、花斑癣、糠皮孢子菌性毛囊炎的发病率分别为6.19%、4.95%、2.83%、2.23%。
野外驻训官兵“皮外之病”不可小视
受访专家:全军中医治未病中心主任、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中医科主任 张尊祥
当前,春夏交替季节,气候较为温湿,人体新陈代谢加快,部队官兵在野外驻训期间,风餐露宿、酷暑潮湿、蚊虫叮咬、户外防护措施差等各种因素,极易感染各种皮肤病,如湿疹、足癣,股癣、接触性皮炎,日光性皮炎、烈日灼伤等。皮肤病虽没有器官损伤等病变严重,但这种病深度扩散之全身,也会因致伤甚至致残。同时,皮肤病常被官兵们视为“小病”不加以重视,有的因患处私密,成了“难言之隐”,小病久托而成大疾。日常生活中,许多基层官兵因对皮肤病自我防护知识了解不够,导致很多感染各种皮肤病,导致非战斗减员,进而影响部队演训任务落实和战斗力生成。因此,站在稳定部队战斗力的高度,强化官兵夏季皮肤病的防治就显得意义重大。当前,根据部队巡诊和调研反映实际看,进行皮肤病防治知识的宣传迫在眉睫,结合个人多年中医诊治皮肤病经验,与大家交流相关防治方法,以便减少广大官兵夏季皮肤病的发病率。
日常自我防护事项
部队官兵根据训练的不同,居住的环境也就不近相同,除了平时居住营房外,训练或执行任务时,还要居住诸如山区、田野、海边等等。训练后的居室要保持通风,增加空气的流通,避免房间的湿度过高。训练穿过的衣物鞋帽要及时脱换并清洗干燥,有条件时最好用温水洗澡。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夏季高发的皮肤病的产生。必要时洗澡后可以用爽身粉、痱子粉等,是皮肤保持干燥。一旦皮肤化脓感染,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野外训练时的防护
野外训练时, 由于环境恶劣,接触到外界草丛树木花草频繁,尤其要避免各种蚊虫的叮咬,如蚊子、跳蚤、毒蜂、蜈蚣、虱子等等。要避免皮肤外露,特别是四肢皮肤要防护好,训练结束时,不要在树下或草丛地域长期停留,如果居室内有蚊子存在,那么要用蚊香驱赶之,或用蚊帐做好防蚊措施,夏季的丘疹性荨麻疹发病率高多与以上因素有直接关心,往往出现局部皮肤瘙痒,起水泡等。如果皮肤已经感染,建议选择含有激素的软膏进行消炎止痒。用万金油或风油精也可以减少对皮肤的伤害。在训练或执行任务时,先前可以在身上或四肢喷洒适量花露水,则可起到预防作用。搞好宿营地周围环境卫生也是预防虫咬皮炎的重要措施,应及时清除周边的杂草,因地制宜地采用简易的防治方法,如艾草烟熏等也可以驱逐蚊虫,站岗放哨时可提前在暴露部位涂擦防蚊虫叮咬药,扎好袖口裤口,晚上尽可能避开杂草较多的地方,以防蛇咬。如果不小心被蛇咬伤,要立即把被咬伤口上端扎紧,及时找医护人员就医。
尽量减少日晒时间
有些官兵对紫外线过敏,在日晒后的当天或者第二天就会发生“日光性皮炎”。这种由于过度的热晒所引起的皮肤病,常常出现在面部、颈部、颈前等不同的身体部位,通常会在皮肤上起皮疹。平时除了减少皮肤直接暴晒的时间外,出门时要做好各种防护方法,除此之外,还要科学安排训练时间,开始尽可能回避强烈的日光下训练,可以采取循环渐进的逐渐增加在强日光下训练的方法,以适应参训官兵皮肤对日光照射的适应度。如果已经患有“日光性皮炎”的话,建议用含有激素的皮肤软膏外涂。也可以用以下中药外用:金银花15克,黄柏15克,黄连6克,冰片3克。一起细粉。撒布于患处,每天两次。
手、足、股癣的防治
足部皮肤病常称“脚气病”,也就是临床上常说的足癣、手癣、股癣等。野外驻训期间,官兵更易患足病,这是由于夏季局部的湿度过高,加之训练时出汗过度而不能及时干燥清理,从而引起发病部位温暖而又潮湿的局部环境,这是手足股癣发病的最主要原因。预防足癣的重要措施是注意个人和公共的卫生习惯。因此,平时训练时要做好内衣、鞋袜的及时更换,要保持这些易脏部位的清洁和干燥。同时还要尽可能避免和别人一起使用拖鞋、毛巾等生活用品。防治足癣还有很多方法,必要时患者可以内服或外用抗真菌药物,以治疗较严重的足癣。
足癣是部队官兵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皮肤病,既往对其单纯靠外用药物治疗,不仅费用高,使用也不方便,更不能作为预防手段,而采用具有抗菌作用的汉麻织物制作的鞋袜,既穿着方便,又对足癣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经济实用。
如果已经患有这些皮肤病,可以用达克宁软膏,或者其它真菌抑制剂外用就可以了。也可以用中药进行治疗:
白鲜皮15克,黄连10克,黄柏15克,浮萍20克,土槿皮20克,蜂房10克,皂角刺15克,冰片15克。粉碎,加75%酒精500毫升,浸泡一周后,取上清液喷洒患处,每日2-3次。
接触性皮炎防治
夏季演训期,参训官兵易患“接触性皮炎”,特别是一些敏感性皮肤的官兵,更容易患有这方面的皮肤病,必须做好平时的防护工作,各部队应保证官兵有充足的淡水可供洗澡,洗衣,连队干部要督促官兵勤洗澡、洗衣、晒被,房间要有良好的通风,夏季要尽可能穿通气较宽松的衣物,可选择含棉线较高、吸汗能力好的袜子,尽可能减少足癣的发生。
以提倡预防为主,在穿着上最好使用通气性好的棉质材料,尽量少结束金属物品和化纤制品,避免训练时佩戴挂件。患有接触性皮炎时,可以用以下中药治疗:
土槿皮20克,白鲜皮20克,黄柏15克,地肤子30克,蛇床子20克,青龙衣10克,冰片15克。粉碎,加75%酒精500毫升,浸泡一周,取上清液外搽,每日2-3次。
皮肤病的心理保健
部队广大官兵经常进行高度紧张的军事训练和随时准备接受突发事件的处置任务,机体常常处于应激状态,如精神紧张、敏感性、情绪不稳定、心理紧张、矛盾、冲突、压抑、暗示等等,容易引起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斑秃和银屑病等心身性皮肤病。精神紧张可使机体免疫力下降,真菌感染所致的癣病、细菌感染所致的毛囊炎,病毒感染所致的带状疱疹及寻常疣、扁平疣等均可因此而发生。对这些皮肤病,单纯用药物进行治疗,效果并不甚理想,更起不到预防的作用。
为此,必须加强对官兵的心理素质训练,如消除官兵的心理障碍,避免情绪加重;陶冶情操,健全自己对事情的认知过程和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培养健康的个性,以减少精神因素对皮肤病的影响,提高广大官兵承受应激的能力,促进健康,这是部队皮肤病防治措施中很重要的一项。提高官兵的心理素质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非常艰巨的长期任务,我们要大力宣传和推广。
野外驻训官兵常见6种皮肤病
皮肤病的发病率在夏季尤为高发。一是容易诱发真菌性皮肤病,最常见的如股癣、足癣等,主要表现为大腿内侧出现红斑皮疹,皮肤瘙痒,足部易在趾间出现糜烂,足底部出现水疱等。二是容易患虫咬性皮炎,被小虫叮咬后可出现丘疹、水疱,明显瘙痒等症状。三是容易诱发精神和心理上的疾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疏导治疗,有可能进一步诱发湿疹,神经性皮炎等多种皮肤病。
1、晒伤:由于突然过度日晒造成,表现为日晒后3至6小时于日晒部位出现红斑,严重时可形成水疱,有明显灼痛、可有全身不适。预防日晒伤首先应避免在强烈阳光下暴晒,应当循序渐进,逐步增加照射量。
2、光敏性皮炎:光敏性皮炎是由于一些人对紫外线过敏所致,仅见于少数人,这些人通常在日晒后1至2天后发病,皮疹多发于面部、颈部和颈前“V”形区、手背及上肢,表现为小丘疹、小水疱、自觉瘙痒,严重时非光照部位也可起皮疹,不疼痛,瘙痒明显,消失很慢。因为此病发作与过敏体质有关,因此要注意防光,每天的上午9点到下午5点最好不外出,必须外出时作好防晒措施。
3、丘疹性荨麻疹:本病与蚊虫叮咬有关,如臭虫、跳蚤、虱、螨、蚊等昆虫叮咬皮肤后注入唾液,诱发的过敏反应。预防此病尽量少到草丛、树荫下或潮湿、蚊虫多的地方,室内可熏蚊香,发生皮疹后可外用含有激素的各种软膏或霜剂或选择适合的口服药物。
4、过敏性皮肤病:由植物花粉及花粉螨虫引起的过敏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流鼻涕和鼻塞、头痛、流泪,状如感冒;皮肤可出现局部或全身性荨麻疹、颜面再发性皮炎、瘙痒等症状。防止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生,应尽量少吃高蛋白质、高热量的饮食,有过敏史的人,尽量少去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
5、病毒性皮肤病:有水痘、风疹等,防止病毒性皮肤病,要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如果患了水痘,发烧期在饮食上要清淡易消化,注意休息。还应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皮肤瘙痒时,可涂些止痒药水。预防风疹病毒的关键是减少与风疹病人的接触。
6、足癣和股癣:足癣和股癣是由真菌感染而引起的皮肤病,由于真菌喜好温暖和潮湿,因此,常在夏季加重。无论是足癣还是股癣,都有一定传染性,因此,应避免共用卫生用具,如毛巾、拖鞋等,勤换鞋袜、内衣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