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坏了怎么办?家电管家一次维修终身保障
手机坏了怎么办?找维修,然而无论是厂商“特约授权”还是个体商户维修,对消费者来说都是不可言说的痛:维修价格不透明、维修过程看不到、维修时间无法保证,结果导致因手机维修引起的投诉和纠纷日渐增加。
在业内人士看来,行业的不规范以及从业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使手机维修市场异常混乱,而随着人们对服务品质的需求不断提高,专注细分领域的手机维修O2O模式正在崛起。
慧眼识骗局 小心陷入手机维修潜规则
近日,家住北京东城区的张先生遇到了一件烦心事,新买的手机不到一周屏幕就摔碎了,由于是个人原因导致的损害不在保修范围内,张先生只好到品牌售后处自费维修,换屏居然要1000多元!张先生索性来到街边的私人手机维修店,被告知只要花费 200元就可以换屏,张先生认为价格较为合理,并未多疑。
然而,当张先生再次使用手机后就发现了问题,“平时充一次电可以用两天,现在半天不到就没电了,打开后盖才发现原装电池被掉包了。”
记者调查发现,像张先生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由于手机维修专业性强,很多消费者对该行业的收费、服务都不了解,因此,很多“黑心”维修人员就利用这点谋取私利。
一位资深维修师傅告诉记者:“手机维修有很多猫腻,比如维修的时候漫天要价、偷梁换柱;小病大修没病小修,或者留下点儿遗留问题,为下次维修做准备;再者低价引诱,维修过程中以换零件的借口敲竹杠。”总之,欺骗招数层出不穷,消费者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面对手机维修的混乱现象,消费者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可以提供质量保证的维修服务且具有透明规范的收费制度的“机制”,而手机厂家受限于精力、财力有限,无法全力施展售后服务,在此背景下,专注售后服务市场的手机维修O2O模式应运而生。
记者初体验 “匿名”登录第三方维修服务平台
记者了解到,眼下,家电管家、要服务、修哪儿等第三方O2O服务平台已经陆续运作和推广,并在市场上得到了良好反响。那么相比传统维修服务,这些服务平台提供了什么样的维修服务,深受消费者青睐?
记者选择了现在颇有名气的家电管家,进行了一次手机维修的“匿名”体验。
以一部屏幕破碎的5s土豪金为例,记者登录家电管家微信公众号后,在手机维修一栏根据提示选择品牌、型号、故障类型等,随后系统自动进行诊断实时给出两种换屏报价:原厂配件维修价300元和第三方配件维修价200元。价格远远低于官方报价的800多元,同时比个体商户维修的200—700元不等的报价要更具有可信度,资费透明的优势立竿见影。
在填写地址时,记者选择了办公室,完成订单后,大约十分钟客服人员打来电话进行故障问题的确认,并预约午休时间进行维修。
维修过程中,记者可以现场观看,也可以走开去做自己的事情,因为至始至终会有摄像头进行跟踪记录维修全过程。对此,维修人员解释,“这是为了记录每位工作人员的维修质量,同时如果用户认为维修过程有问题,也有据可查。”总之,最大限度保护消费者的隐私和手机零配件的质量保证。
此次更换屏幕属于简单维修,那么,“对于相对复杂的故障,用户可以先下单,维修人员上门检测确定故障原因给出报价,如果觉得维修成本过高或者其他原因而选择不修,这种情况怎么办?”记者问到。
“我们将不收取上门服务费用。”维修人员说。
整个过程下来,记者只花费了300元就解决手机维修问题,值得一提的是,维修地点就在办公室,维修时间也只是占用了午休时间,丝毫不影响接下来的工作安排。
瞄准用户需求痛点 手机维修O2O模式崛起
通过此次体验,记者认为相比传统维修服务,手机维修第三方平台无论是专业性还是服务态度均具有明显优势,且售后服务还有保障。
家电管家CEO冯帆告诉记者,消费者完成订单后大概一周左右家电管家会做一次统一回访,如果不满意则会再次上门,且不收取二次服务费。此外,无论消费者选择原厂配件还是第三方配件,家电管家均提供终身保修,消除用户的后顾之忧。
在线上与线下互相融合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细分行业的O2O模式将彻底改变传统业态,而像手机维修这样一个消费者存在极大痛点的领域必将能够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与应用,以及维修服务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市场呼吁需要像家电管家这样的手机维修第三方平台崛起,但前提是,它们需要练好内功,用扎实的服务和良好的体验来换取用户更多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