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兄妹自杀给家庭教育敲警钟
通过多方努力,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四名死亡留守儿童的母亲任希芬已经找到,现已回到毕节处理善后事宜。12日晚,任希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己2014年3月离家外出打工后再没回过家,其间仅给孩子打过一次电话。孩子出事后“心里很难过,自己没有尽到责任。父母如果在身边照顾他们,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愿我家的悲剧不要再发生”。(据《广州日报》6月14日报道)
从媒体披露的信息看,四兄妹的生活在当地属于中等水平,不仅有一套200多平方米的三层楼房,而且家中还有粮食、腊肉等生活物资,此外,他们的低保存折尚有余款3568元,并不是此前媒体报道的“没有生活费辍学在家,穷得只能吃玉米”。因此,从这点看,他们的生活还算过得去,完全没有到因穷自杀的境地,那么究竟什么原因导致四兄妹的集体自杀?
人们将关注的焦点逐渐集中到孩子的家庭关爱上。据媒体报道,四兄妹性格孤僻,不喜欢跟人交流,长期生活在一个封闭的世界内,这与他们所生活的家庭有着密切联系。据了解,孩子出生后,长期随父母生活在海南,经常遭受父母暴力教育,大儿子甚至曾被父亲毒打至脱臼;回到毕节后,父母感情不和,经常当着几个孩子的面争吵和打架,父亲曾把母亲打伤住院,最终导致母亲离家出走,长期失联;接着父亲在外打工,几名孩子长期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
从小接受暴力教育,长大后,又经常目睹父母打架,父母的这些行为都给孩子心理留下严重影响,使他们感到恐惧和自卑,缺少监管,缺少关爱,因此,才会对外人产生排斥,不愿与人交流,长期相依为命,生活在一个封闭孤独的世界里,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可以说,四兄妹自杀,是父母监管教育长期缺失导致的结果。
虽然这起悲剧的发生与当地相关部门帮扶不力,以及救助措施不到位,甚至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不无关系,但也给家庭教育敲响了警钟。每位父母都该从这起悲剧中吸取教训,仔细反思查找在教育孩子中存在的问题。父母不但要保证孩子物质生活,还要做好心理关怀,没有什么能代替父母的陪伴,即使工作再忙,也不要忽视对孩子的关爱;在教育孩子时,讲究方法技巧,千万不可打骂体罚,采用暴力教育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确保家庭和睦非常重要,父母打架,孩子也跟着受伤,即使父母存在矛盾,也要顾及对孩子的心理影响,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打骂,给孩子创造一个温暖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