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第15章 挥毫“诗言志” 答复“忘八蛋”不自量

--毛泽东徐迟论诗创作


    1.诗人聚会有问 墨宝留香无价


    1945年9月,毛泽东到重庆和蒋介石谈判。在一次聚会上,诗人徐迟向毛泽东请教,问诗应该怎样写?毛泽东略微沉思,没有直接回答,然后在一张纸上挥毫,为徐迟题写了“诗言志”三个大字,权作对徐迟的回答。

    “诗言志”最早见于《尚书·尧典》,是中国诗学理论中对诗歌本质特征的经典概括,历来为诗人们奉为圭臬。这个题词不仅是毛泽东作诗的最高准则,而且成为徐迟作诗的座右铭,成为无数诗人创作的不懈追求。


    2.致信谈心曲 赋诗斥顽敌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国际上形成了一股反华浪潮,毛泽东洞悉了这股逆流,并利用他犀利的诗人的语言予他们以迎头痛击。1959年9月1日,毛泽东致信臧克家、徐迟:

    “……近日写了两首七律,录上呈正。如以为可,可上《诗刊》。全世界反动派从去年起,咒骂我们,狗血喷头。照我看好得很。

    ……他们越骂得凶,我就越高兴,让他们骂上半个世纪吧!究竟谁胜谁败?我这两首诗,也是答复那些忘八蛋的。”在信中,毛泽东引用了韩愈的两句诗: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随信,毛泽东抄录了自己的《到韶山》、《登庐山》两首诗。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010-57118960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Insert tit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