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童话世界般的野生柳林 还有“百枣园”基因库

时间:2015-06-22  【转载】   来自于:齐鲁晚报    阅读

1426640142635.jpg


 种质资源调查发现,河口区野生种质资源13科17属19种,总体特点是种类少,但面积大,甘蒙柽柳、野生柳、刺槐林和混交林都有广泛分布。在栽培种质方面,汇集全国名优特稀枣树品种108个,建设新户“百枣园”枣树基因库。


    百枣园’的建立,汇集了全国的名优特稀品种,丰富了河口的种质资源。 图片由河口区林业局提供


    不同品种的柳树错落有致


    “在河口区,沿着滨孤路一直往东走,就到了黄河故道,在这里顺着公路两侧延绵两公里有一大片野生的自然柳林,由于环境保护得完好,生境类似野生状态,走进林子里好似进了童话世界。”河口区林业局参与种质资源调查的丁红岩说。


    丁红岩介绍,野生柳林和平时见到的柳树不一样,野生柳树开花密、柳絮多,叶子又细又长,由于长期积水,是较典型的沼泽湿地类型,长势更为茂盛。“最上面的是旱柳,树冠大,中等的是棉柳,最矮小的是芦苇,错落有致。”


    除了野生柳林外,甘蒙柽柳在孤岛镇、仙河镇、济军基地的广大地区以及新户镇的局部有成方连片的大面积分布;济军基地的刺槐林、混交林等造林时间较长,树龄30年左右,而且面积较大,有些与杞柳、桑树(白桑)(实生桑)、紫穗槐、榆树等树种混生。


    “珍稀濒危树种小果白刺在90年代时,作为经济作物曾在济军基地广泛种植,后来果肉制作成饮料投放市场后没有获得认可而弃种,现在见到的小果白刺都是那时候被遗弃的。”丁红岩说。

    丁红岩说,2013年夏天在济军基地和新户镇的局部地区发现了小果白刺,“当时见到它的时候匍匐在地表,开着白色的小花,长势并不算茂盛。”据丁红岩介绍,当时种植小果白刺的地方已经被开垦成农田,只有零星的被散落下来。


    “百枣园”汇集全国名优特稀品种108个


    在河口区,除了广泛分布的野生种质资源外,栽培树种中枣树的调查登记次数均在20次以上,“出镜率”颇高。“河口是冬枣产地,种植历史已有50多年,再加上新户‘百枣园’的建立,更是汇集了全国的优质品种,丰富了河口的种质资源”,河口区新户镇林业站站长王玉奎说。


    “河口之所以有那么多的枣树,最根本的还是有适宜的水土环境。例如,枣树耐瘠薄、耐盐碱,这里还有合适的温度和气候等等。”王玉奎告诉记者,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河口就有本土的笨枣种植,后来开始种植冬枣,再后来自1997年在新户建立“百枣园”。


    据介绍,目前‘百枣园’已汇集了全国名优特稀枣树品种108个,主要分观赏、鲜食、干果三大类。像形态各异的葫芦枣、磨盘枣、胎里红都属于观赏类;最常见的冬枣以及蜂蜜罐则属于鲜食类;干果类有本土笨枣和龙枣等。


    王玉奎说,“百枣园”建立的初衷是想在观赏、试验的同时,建立枣树基因库,“首先得适应本土的生长环境,其次在‘百枣园’的试种过程中观察其品质和产量,最终汇集来自全国优质枣树的品种,用做进一步研究”。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010-57118960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Insert tit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