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52盏灯篙撑出火树银花 百袋“柴米”送王船出征

时间:2015-07-01   作者:戴舒静  【转载】   来自于:厦门晚报    阅读

    昨天是农历四月十六,翔安新店镇后村迎来了一年之中最盛大的日子,当地居民用载歌载舞、点亮灯篙和送王船的方式,庆祝灯篙王船民俗文化节。这个以前吃吃喝喝、祭祖请神的日子,如今已成为当地富有文化特色的节日。


    文/图记者戴舒静


    【壮观】


    为岳王爷备好“粮草”


    燃起火光金门看得到


    昨天上午9点,记者在后村社区的祖庙看到,里面挤满了前来祈福的居民。在他们手上,除了一篮篮供品,每人还提着一小塑料袋,记者打开一看,竟是一些小木材和大米。


    “这叫‘柴米’,是我们给岳王爷送的‘粮草’。”一个专门负责帮忙为居民收存“柴米”的老大爷告诉记者,一个上午不到,他的身后已经堆了十多大袋柴米和二十多袋纸钱,一天下来能收到一两百袋。它们都要在第二天清晨5点半送王船时,与船一起在海边焚烧。


据悉,焚烧时,整条王船周围都会被这些纸钱和柴米包围,燃起的火光,如果在能见度好点的日子,站在金门都能“隔岸观火”。


    【精彩】


    女子拍胸舞很独特


    “翔安郭德纲”主持


    除了隆重的祈福仪式,后村的灯篙王船活动也成了当地最热闹的民俗活动日,为了扭转以前大家大操大办,喝酒吃饭的“粗犷”过节方式,后村在翔安区和新店镇两级政府的引导下,逐渐把这个节日变成了民俗汇演的盛大节日。


    川剧变脸、南音演出、女子拍胸舞、健身球……一个个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俗节目,都被搬上了昨天的节日舞台,赢得了居民们的阵阵喝彩。主持活动的后村居民郭建居,有“翔安郭德纲”之称。他说,今年的节目比往年更加丰富,他们引进了“电音三太子”、孙悟空和猪八戒师兄弟等居民比较喜闻乐见的节目,从而增加了不少看点。


    这样的民俗日也给当地喜爱文艺表演的老大妈们提供了一个表演的舞台,今年70岁的郭秀霞一人就领衔了4个节目,健身球、南音和车鼓弄等都是她平时在社区里经常练习的项目。


    【特色】


    今年灯篙多达52盏


    文化节成非遗项目


    灯篙王船民俗文化节自然离不开富有特色的美丽灯篙,据郭建居介绍,今年后村的灯篙数量达到52盏,比去年增加了一只,这说明后村的人口数量保持在一个稳中有升的水平。


    这些灯篙都用20米高的木杆撑起,然后以木杆为中心往四周拉出近十条璀璨夺目的小彩灯。篙顶则悬挂一盏灯笼,中间挂有“网斗”、“八旗”等,还用灯泡绣成一个“岳”字。入夜后,灯篙上的彩灯全部亮起,呈现出一片火树银花的景象。居民们在灯篙下唱歌仔戏、看电影,或表演各种民俗节目。


    厦门市非遗中心非遗部主任蔡亚约说,后村灯篙王船民俗文化节已成为我市的非遗项目之一,我市约14个村居保有灯篙王船的民俗。这一民俗在整个闽南和台湾地区都有,它既反映了闽南地区古代璀璨的海洋文化,同时也是闽台两岸重要的一个文化联结。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010-57118960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Insert tit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