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柴米油盐与精神食粮
时间:2015-07-01 【转载】 来自于:广西日报
阅读
在河池巴马民族师范学校里,学生们常常看到一个手捧书本、身穿厨师服的食堂阿姨。她叫苏美花,是该校食堂工人。一手能给学生掌勺饭菜,一手能执笔成文。这得益于她业余时间的阅读经历。
童年的苏美花跟随母亲辗转流离。11岁那年,母亲不幸离世,养父又病重,严酷的现实让这个农家女孩经历了早年辍学的坎坷。面对困境,苏美花并没有丢下喜爱的书本。她白天忙做家务,夜晚偷偷拿起养父大儿子读过的初中课本,依靠字典查生字阅读。这一举动被隔壁家的刘汪老师发现,从此,刘老师一有空就热心指导她看书学习。在刘老师的帮助下,苏美花渐渐学到不少文化知识,受聘在一所学校食堂工作。
能进入学校工作,苏美花满心喜悦,因为校园里有一个图书馆。图书馆很快成了她工作之余的好去处。她的举动,使图书馆多了一道特殊的风景,成为学生们发奋努力的一份榜样动力。在不断阅读积累后,她写的文章《我送儿子上大学》发表在校刊《桃李园》上,这愈发加深了她对阅读的喜爱。她把“我的丈夫”“我的生活”,以及校园所见所闻倾注笔端,一些作品先后在报刊上发表。有一次,学校举行“崛起杯”征文大赛,她积极参与,一篇《书·母亲·梦》一举拿下一等奖。学校领导特别邀请她为全校师生演讲。
那天,她站在演讲台上,感慨万千,心情难以平复。这是她平生第一次发表演讲,第一次收获如此热烈的鼓掌。她感慨书带她走出迷茫的日子,让她渐渐走到光明里来。难过的时候她看书,快乐的时候她也看书,孤独的时候还是看书。因为阅读,苏美花没有被童年生活的阴影困在原地,而是为自己的人生种植了一株美丽的花朵,绽放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