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长崎鹰岛近海确认发现第二艘元朝军队沉船
图中为被发现的元朝军队沉船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王欢】据日本《产经新闻》7月2日报道,日本长崎县松浦市教育委员会与琉球大学考古学教授池田荣史的调查团队2日宣布,已确认2014年秋天在松浦市鹰岛近海海底发现的木制沉船是镰仓时代进攻日本的元朝军船。这是迄今发现的第二艘能辨明船体构造的元朝军队沉船。
据推算,船体长20米,最宽处达6-7米。池田教授称:“这对解析船体构造来说很重要。”沉船将不会被打捞,而是维持现状留存海底。
沉船是在日本国家级历史遗迹“鹰岛神崎遗迹”附近深约15米的海底被发现的。之后经过再次发掘调查,在船内及周边发现疑似12-13世纪中国制造的白瓷碗等约20件文物。加上船体构造,据此认定沉船就是元朝军队船只。
能够辨明的船体部分长约12米,最宽处约3米。船体中央附近宽度最大,向船首和船尾渐窄。船内由9块隔板隔开,船首附近装有维持船体平衡的石块。
元朝军队在13世纪的日本镰仓时代两次进攻日本。在第二次1281年的弘安之役中,元军遭遇暴风雨,船队被认为在日本鹰岛近海沉没。
2014年秋天在日本松浦市鹰岛近海海底发现的木制沉船,被确认为镰仓时代进攻日本的元朝军队沉船。图片为船首部分。
事实+
元军进攻日本的深远影响
第一,日本镰仓幕府倒台。
由于各地诸侯在抵抗中耗费巨大,镰仓幕府只好放任诸侯们大量侵占公地。原本牢固的幕府经济体系之外出现了大量不为幕府管辖的土地和庄园,诸侯们对于幕府的经济依附减弱。幕府无法控制全国的背景下,一个不服幕府管束的武士阶层形成,日本的大乱便难以遏制,在元朝征日本之战结束52年后,镰仓幕府灭亡。
第二,东南沿海倭乱肆虐百年。
由于战争,两国的官方往来断绝,元朝虽然大力鼓励海外贸易,但与日本的通商被禁止,走私因而逐渐猖獗。日本走私商们为了避免被逮捕,招募大量武装护从;商人一旦有了武装,便不再安心于辛辛苦苦贸易致富,经常在东南沿海为非作歹。一些日本的诸侯也派遣私家船队参与,“倭寇”从此产生。从元朝中期到明朝中期,倭寇肆虐于中国、朝鲜沿海,为祸达两个世纪之久。
第三,日本对外扩张思想进一步形成。
自唐朝中后期开始,由于大陆非汉族政权不断崛起,日本开始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衣钵而自居。元朝征日本战败后,日本民族的自高自大由此更一发不可收。万历年间,刚刚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便出兵朝鲜,发动“壬辰战争”,放言要征服中国乃至印度,虽遭失败,其自大却并未收敛;明治维新之后,疯狂的对外扩张思想登峰造极,最终差点把日本送进万劫不复。(腾讯新闻综合新京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