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大生产运动的广泛开展

时间:2015-07-05  【转载】   来自于:中国青年网    阅读

    机关、学校的生产劳动


  机关、学校的生产运动,是边区大生产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共中央直接关怀下进行的。大生产运动一开始,毛泽东就号召机关、学校“一面工作,一面学习,一面生产”。张闻天要求每个共产党员做“劳动的先锋”。李富春提出了机关、学校生产的种类“以农业生产为主,分别进行农工商运输及畜牧业”的原则。他们的生产运动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938年至1940年为休养民力,准备自给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总的说,机关、学校坚持了农业为主、大家动手的正确方向,初步掀起了生产热潮,取得了一定成绩。1941年至1942年是渡过难关,争取自给的阶段。


  大生产运动


  1943年1月8日,中共中央召开了直属机关和学校经济工作人员会议,李富春在会上作了《丰衣足食,为改善物质生活而斗争》的报告,提出了943年生产自给的目标。中央要求各机关、学校进一步开展生产运动,在这一年里达到丰衣足食。在“丰衣”方面。除管理局规定的被服及用品供给标准外,各机关、学校要在自己生产中解决一双草鞋,多发1条手巾,多补充1套衬衣;办不到的,至少要补充1件背心,1条短裤,同时靠个人劳动,每人自己要织1件毛衣以至1条毛裤。在“足食”方面,主要是改善伙食,每人每月除管理局发的1.5斤肉外,各机关、学校自己要解决1.5斤肉,保证每人每天1斤蔬菜、6钱到7钱油。还规定要增加工作人员、勤杂人员必须的学习用具,建立俱乐部。生产劳动成绩超过标准的给以表扬、奖励,达不到标准的要批评。


  延安广大师生的辛勤劳动,结出了丰硕之果实。鲁艺1939年开荒地433亩,1940年开荒地616亩,实现蔬菜完全自给。延大1943年开荒地700亩,收获粮食50石,值3,2500元。收获各种蔬菜42,4100斤,不但实现了全年自给任务,而且超额8000斤。工商等行业也都盈得不少利润,补充和资助了学校的各项费用支出。抗大总、分校1944年共开荒地近2万亩,其中,在“豹子川”的第七分校就开荒山地10,777亩,水稻田324亩,收获粮食5,650石,足供全校师生半年口粮。各单位还开豆腐坊、逢衣厂、酒精厂、铁木工厂、印刷厂、商店货栈,挖小煤井等。全校养猪1,300多头,羊1,100余只,牛100多头。其中第一大队第六对达到了4人1头猪,3人1只养,10人1头牛,人均1只鸡,真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同时,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还在生产劳动中磨练了意志,砺炼了生命,由一般的追求光明和进步,情感脆弱、身体虚弱的爱国者,变成了意志坚强、身体健壮、不畏任何困难的无产阶级英勇战士和革命的脊梁。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010-57118960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Insert tit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