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中情局史上最值钱间谍
戴维•霍夫曼
腾讯文化 徐娉婷 编译
在自杀式爆炸和斩首事件频发的年代,冷战期间的间谍活动可能显得克制,甚至“彬彬有礼”。曾在前苏联工作的美国中央情报局人员抱怨说,他们的活动得遵循“莫斯科”规则,即在克格勃(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监视下工作。而且,任何苏联公民如果被抓住从事间谍活动,都会面临死刑。有这样一位苏联公民,巧妙地游刃于克格勃眼皮底下,为美国中央情报局提供了大量珍贵情报,成为中情局历史上最值钱的间谍。
擅长非虚构写作的戴维·霍夫曼(David E. Hoffman)推出新书《这个间谍值十亿》,讲述了苏联雷达专家阿道夫·托尔卡切夫(Adolf Tolkachev)如何自愿为美国效忠的故事。霍夫曼曾是知名时政记者,2010年出版《死亡之手》一书,是第一本全面叙述冷战军备竞赛如何走向终结的书,获美国新闻出版界最高荣誉普利策奖。
这本间谍书围绕托尔卡切夫为美国效忠的几年时间(1978-1985)展开,托尔卡切夫是一位电子工程专家,为人谦逊低调,但意志坚定,他决定尽其所能来破坏苏联的计划。他的工作让他得以接触到苏联军方的高级机密,这些正是美国垂涎的。书名"这个间谍值十亿"意指托尔卡切夫提供的情报为美国的科研和生产节省了大量经费,实际节省的费用估计超过20亿美元。
中情局在莫斯科有一栋办公楼(前排中间),当时美国使馆也在其中办公,而托尔卡切夫居住的公寓也在附近。
与之前关于托尔卡切夫的书籍,比如前中情局雇员Milton Bearden的《头号敌人》相比,《这个间谍值十亿》揭示了大量不为人知的细节。霍夫曼曾是《华盛顿邮报》驻莫斯科的记者,他2010年出版《死亡之手》一书,曾采访了不少中情局前雇员。并且,中情局还提供给他长达944页的新解密文件,包括中情局总部和隐藏在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的中情局分部之间的电报往来。
托尔卡切夫可能是历史上最坚决的自愿间谍。有一年多时间,他冒着巨大的风险吸引美国驻莫斯科外交官的注意,在外交官的汽车挡风雨刷下面塞入匿名字条,声称可以向美方提供绝密军事情报。一开始,美国人以为这是克格勃的诱饵,直接忽略。后来托尔卡切夫又给他们一份11页的手写稿,上面包含他的全名、工作、家庭信息以及苏联军用雷达系统的技术细节,这才取得了中情局的新任。
所有间谍案中总是背叛与信仰交织,人们不禁要问:他的动机是什么?一般中情局间谍的动机无外乎金钱、意识形态、妥协(即敲诈)以及自身。托尔卡切夫的动机似乎包含所有这些,除了妥协。
托尔卡切夫的岳父母曾被斯大林百般折磨,这也成为他疯狂报复的动因。他认为苏联政府很多行为是在"虚伪地蛊惑人心",对此他感到幻想破灭。
他曾对中情局联络人说,他是"内心深处的异见分子"。在一封给中情局的信中,他说他深受索尔仁尼琴和萨哈罗夫的影响。前者是苏联时期最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之一,197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后者是物理学家和人权运动家,1975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托尔卡切夫说自己"内心深处有如虫子在撕咬,备受折磨,必须要做点什么"。
他不是白做,也要报酬,而且数目惊人,他向中情局索要几百万美元,但是又说要这些钱没什么用,这让中情局也迷惑了。他似乎把钱当作价值的证明,证明他不是一般的"技术达人"而是了不起的非凡人物。
在他暴露身份前,中情局共往他在美国的银行账户上打入了二百多万美元。而这个数字与他给美国纳税人省下来的研究经费相比可谓九牛一毛。克格勃安插在中情局里的间谍奥尔德里奇·艾姆斯后来在发给莫斯科的报告中说:"……中情局工作人员开玩笑说,托尔卡切夫把中情局的所有预算经费全给挣回来了。他让美国人轻而易举地得到了苏联战机无线电电子系统的所有技术。一旦爆发世界大战,北约在空战中将占据绝对优势。"
托尔卡切夫给中情局提供了几千份高级机密文件,他常常趁着午餐时间偷偷溜出办公室,把一些文件带回家,用宾得单反相机拍下来。有时,他躲在男厕所里,用中情局提供的钥匙挂扣上的隐形相机拍摄机密文件。
然后他和中情局人员碰面,将相机胶卷和偷出来的电子配件交给他们。在到处布下监视的莫斯科,完成这种间谍任务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双方机敏过人。霍夫曼的书对于这种步步惊心的碰面描述,犹如电影画面一般扣人心弦。
书中有一个令人心酸的细节:托尔卡切夫除了向中情局要钱和禁书,他还要一些"不起眼的"东西。他和妻子有一个孩子名叫奥列格,他开始做间谍时,儿子14岁,和别的苏联青年一样迷恋西方摇滚音乐。后来奥列格参加建筑培训,他需要一些体面的绘画和制图工具。
他的父亲,尽管每一次和中情局联系都有性命之虞,却一次又一次和中情局联系索要这些小玩意儿来满足他的儿子:索尼随身听、齐柏林飞船乐团专辑、"不同硬度的铅笔"。对这个孤独、坚决的男人而言,这些微不足道的东西成了"无价之宝"。可以说,这个间谍"不太冷"。
1986年托尔卡切夫身份暴露,被苏联处以死刑。
以下为媒体对本书作者霍夫曼的采访节选。
问:托尔卡切夫提供的情报有多大价值?
答:多年以来,中情局一直难以渗透进苏联,尤其难以猜测他们的领导人在想些什么。很多人都说中情局压根不了解苏联在计划什么,但是托尔卡切夫打开了一扇窗,这些情报对美国军事是非常宝贵的。
冷战进行到中途,美国对苏联最大的疑问是他们到底有多大能力以及他们到底有什么意图。托尔卡切夫提供了蓝图、文件、计划,这些不仅显示了苏联军事和雷达在当时的能力,也显示了他们未来10年的计划。这对美国来说简直是天降洪福,他们可以提前10年谋划应对苏联的计划。
问:托尔卡切夫最终如何身份暴露的?
答:中情局打算培训一个年轻人霍华德(Edward Lee Howard)给他当助手,他表现不是很好,最终在进行一个测谎仪测试时他没通过。中情局决定解雇这个人,几乎把他扫地出门。他很生气,决定报复,于是把托尔卡切夫供了出来,他成了中情局第一个背叛美国投靠苏联的人员。
问:为什么托尔卡切夫不太为人所知?
答:这个间谍案很多年来没有揭开,虽然有很多细节逐渐浮出水面,在这本书里我请中情局解密了九百多页文件,都是他们的电报往来。我认为他是冷战期间最重要的间谍之一,但是直到现在大部分仍没有公之于众。
托尔卡切夫的例子给我们的教训是:你可以主攻高科技卫星,也可以侵入人们的邮件,尽管科技日新月异,但是归根结底,靠谱的人力才是无价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