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老伴钟情小菜园

时间:2015-07-19   作者:王友明  【转载】   来自于:黄河新闻网    阅读

    文/王友明


    许是老伴生在农村,长于菜乡的缘故,特别钟情于小菜园。自打从农村来到喧嚣的都市住进楼房后,好久都适应不了。因为,楼房前后都是清一色的水泥地面,没有一点儿的泥土地。老伴经常念叨说:“在城市住着就是不好,到处是高楼大厦,连一块小菜园都不能种。在农村,家家户户的院了里,谁不种个小菜园,随吃随摘,多方便啊!”老伴一直希望能拥有一个小菜园,好在茶余饭后一展身手。


    机会终于来了。


    2012年5月,我由广宣街尧都区委家属区搬迁到解放西路朝殿一巷文广新小区,居住进一楼。老伴看见楼前有一块空地,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兴奋起来:“唉,把这块地修整修整,不就可以种菜了吗?”老伴说干就干,从菜市场买来一把尖铁撬,从两元店买来一把小铲子和一把小锄头。饭前饭后,便开始打理起这块空地来。这块空地,原来是个大坑,是建筑垃圾填平的,泥土很少,到处都是砖头瓦块,打理起来十分费劲。老伴不急不躁,不愠不火,精心地一点一点地把砖头瓦块刨出来,堆放在南边;把泥土聚集起来,堆放在北边。经过几天的辛苦劳作,一块小菜园终于打理出来了。


    第二年春天,老伴便把豆角籽和瓜籽提前放在碗里,用水浸泡起来,上面再盖上一层纱布。谷雨就要到了,浸泡的豆角籽和瓜籽也长出了嫩芽。老伴边嘟念着:“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边拉上我,来到小菜园,翻地、打埂,不一会儿工夫,那片空地就被老伴打整得有塄有角,好似棋盘般整齐。老伴用小锄头刨出一个个小坑,浇上水,等水完全渗入泥土,就将一颗颗冒芽的豆角籽和瓜籽,埋进湿漉漉的土里,上面压上一块拳头大小的土坷垃。


    “为啥压块土坷垃?”我不解地问。


    “亏你还是农村出身呢,连这个都不懂,告诉你吧,压块土坷垃既能防晒保墒,又能作为点种记号。”老伴笑呵呵地说。


    “谁说我不懂,我是有意考考你。”我嘴上不服,可心里却对老伴种菜的好手艺佩服极了。


    一周左右,小苗便拱出土来,绿油油的,十分惹人喜爱。这下,老伴可有用武之地了。茶余饭后,老伴几乎都是在小菜园里忙活:间苗、拔草、施肥、浇水、捉虫。那个精细劲呀,简直就像是呵护自己的孩子。我最爱看老伴为菜浇水,那白亮亮的水,掺了绯红的霞光和翠绿的菜苗,竟同虹一般,绚丽多姿,煞是好看!


    金秋时节,椭圆的南瓜、扁圆的北瓜卧满小菜园;紫红色的豆角,缀满枝头,高高地挂在窗户上;一串一串尖长的辣椒,红得油亮……我站在小菜园旁,看垄上的一片碧绿、看枝头的累累果实、看老伴的忙碌身影,仿佛置身于故乡的田园风光之中。蓦然,一股感动的潮水袭上心头:在这高楼大厦之下,居然还留存着一点田园风光,令我有种返朴归真的感觉。到了深秋,收净菜后,老伴便把小菜园中的地深翻一遍,让它歇一季,等来年再种。


    2014年清明节前夕,老伴把豆角籽和瓜籽种下后,我们便回河北老家了。等3个多月回来,小菜园就荒芜了,唰唰地长出一地草,豆角和南瓜在杂草中顽强地生长着。老伴立即动手,拔掉了杂草,施了一些肥。豆角和南瓜像是要回报老伴的恩情似的,争先恐后地生儿育女。采摘下蔬菜,自己吃不了,老伴就分成一份份,送给左邻右舍,大家无不夸奖老伴的种菜手艺好。老伴听了,一脸的笑意。


    去年初冬,老伴突然患了眼疾,疼痛难忍。我带着老伴跑遍了北京、石家庄、太原、邢台、临汾数家大大小小的眼科医院,均未能诊断清楚病因。直到开春,老伴的眼疾才稍有好转。但是,仍然不能外出,一见风就眼睛疼。即使如此,老伴也没有忘记谷雨前后,种瓜点豆。为了防风,女儿给老伴买了一副风镜,老伴就戴着风镜侍弄小菜园。今年,老伴按照季节,种上了葫子、南瓜、黄瓜、豆角、香菜、丝瓜、韭菜、小葱等品种的蔬菜。我专门在小菜园里搭起了一个木架子,准备让豆角秧和瓜秧爬上架。


    楼外的小菜园,使老伴原本有些孤寂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许多、许多……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010-57118960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Insert tit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