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第54章 斑竹一枝千滴泪 芙蓉国里尽朝晖

--毛泽东与乐天宇九嶷山情谊


    1.故人相聚话故乡 惋惜未游九嶷山


    有一次,毛泽东和乐天宇在一起聊天,话题自然而然地就说到了湖南,说到了九嶷山。毛泽东怀着一种惋惜的心情说:“我是湖南人,却没有去过九嶷山。”乐天宇回答说:“不要紧,我念一首诗给你听一听。”接着,乐天宇就背诵了清人何绍基的一首诗:

    生长月岩濂水间,老来才入九嶷山。

    消磨筋力知余几,踏遍人间五岳还。


    这首诗收在《东洲草堂诗抄》第二十卷中,题为《游九嶷归宿县署为陶勤子大令化生平游事》。乐天宇进一步解释说:“何绍基是道县人,与宁远搭界,长期在外做官,到七十岁才告老还乡,游了九嶷山,写下了这首诗。”毛泽东听了乐天宇的话,哈哈大笑,说道:“你原来是拿何绍基的诗来笑我呀。”并说:“以后有机会也要到九嶷山看看。”然而由于工作的繁忙,毛泽东的这个愿望最终没有实现。


    2.斑竹一枝送友情 九嶷山上白云飞


    1961年秋,乐天宇带领一个科研小组到九嶷山考察斑竹、香杉等情况。下山后乐天宇和周世钊以及在湖南作社会调查的李达相聚,大家决定送几件九嶷山的纪念品给他们共同的老朋友毛泽东。三人共同送一枝九嶷山的斑竹给毛泽东,乐天宇送了一个条幅,上有蔡伯喈《九嶷山铭》的复制品,同时乐天宇还赋《七律·九嶷山颂》一首:

    三分石耸楚天极,大气磅礴驱舞龙。

    南接三千罗浮秀,北压七二衡山雄。

    东播都庞越城雨,西嘘大庾骑田虹。

    我来瞻仰钦虞德,五风十雨惠无穷。

    为谋山河添锦绣,访松问柏谒石枞。

    瑶汉同胞殷古谊,长林共护紫霞红。

    于今风雨更调顺,大好景光盛世同。


    诗人的署名是“九嶷山人”。毛泽东收到三位老朋友的信和纪念品之后,非常高兴,感慨之余,勾起对故乡、故人的怀念,诗意昂然,乃赋诗一首作答,这便是着名的《七律·答友人》: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诗写好后,毛泽东将其题为《七律·答周世钊、李达、乐天宇》。后来乐天宇在郭沫若家中见到毛泽东酬答的诗稿后,要求划掉自己的名字。

    他说:“我这个人办事莽莽撞撞,弄得不好,以后会给毛主席添麻烦。不能用我的名字。”所以后来发表的时候就将三个人的名字都删去了,而用“友人”代之。

    毛泽东的《七律·答友人》发表后,乐天宇给毛泽东写过一封短信,信中说:“古人写九嶷山的‘嶷’字,没有山字头。舜系天葬,到处望而疑焉。九者,言其多也。”原来“九嶷山”乃“多疑之山”。

    不久,毛泽东叫中央办公厅工作人员告诉乐天宇,信收到了,谢谢。

    一首诗,一封简短的信件,毛泽东都是有来有往的,表现了毛泽东交友之中平易近人的作风,表现了毛泽东做事认真的良好态度。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010-57118960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Insert tit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