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主人公原型就在门头沟?
简介:赵永成(1915-1994)生于门头沟区清水镇燕家台村。父亲早逝,兄弟三人在寡母的艰辛抚养下得以成人。赵永成年龄稍长,便种地放羊挑起了生活的重担。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22岁的他毅然参加了抗日工作。1938年入党,旋即担任第一任抗日村长。1939年9月调任二区游击大队队长,兼除奸团团长。
1940年,日寇在镇边城、大村、珠窝等地安下据点,割断了永定河南北的联系,对抗日工作非常不利。上级派林克清等组成工作团开赴该地。赵永成随队前往,被任命为六区游击队长。他很快拉起三四十人的游击队。
日本特务卢暄,把抗日干部、军队视为死敌,经常带鬼子出来“扫荡”,打、抓村干部、抗日工作人员。有一次赵永成在马刨泉下村头迎头碰上卢暄,两人双双掏枪,可卢暄哪比得上赵永成这位有名的快枪手,赵永成一枪过去,正中卢暄右胸,卢暄栽倒路旁。和赵永成队长一起来的赵永利正在后边解手,一听枪响马上跑过来,又给了卢暄脑袋一枪,卢暄彻底毙命。不几天,抗日报纸《黎明报》登了一条《二虎打双枪,击毙日本特务卢暄》的消息,抗日军民无不拍手称快。
赵永成带领游击队神出鬼没乘胜出击,在深夜包围上清水治安团部,将汉奸刘尚川打死在上清水的旧村公所房上;在田寺打死维持会长王俊英;还处决了马大栓、张成瑞等。赵永成率领的游击队似一股狂飚兴起,汉奸像霜打了似地蔫了。 赵永成在北沟打开了局面,重新站稳了脚跟。可日本鬼子并不甘心,他们遭到这一连串的打击更加恼羞成怒,在日本特务吕广田带领下出来疯狂报复。一次,在梁家庄赵永成和韩晓耕与吕广田相遇,幸亏村民梁巨广冒着生命危险把他俩藏在地下窑户里才幸免于难。赵、韩二人听着敌人已经出村,便出来向李家庄转移,又被吕广田等发现,他带人向赵韩二人开了20余枪,子弹飕飕地从赵永成身前身后飞,但都没打中。最后吕广田反而被赵永成带人抓了出来,赵永成说:“你打我20多枪,不是你不想打死我,是你的枪法不准,今儿我给你拜年来了。”随即命令战士将他处死。
燕家台的伪军班长杨海,平时抢夺财物强奸妇女无恶不做。区委决定铲除这条毒蛇,顺便拔掉炮楼。赵永成首先争取了伪军杜某,击毙了杨海,然后起义伪军控制了炮楼制高点,把住东炕和西炕,不准惊醒的伪军乱动。一伪军摸手榴弹企图反抗,被一枪打死;另一伪军跳起来夺枪,被冲进来的杜某镇住。地下骨干陈国亮等四人冲进来,结束战斗。几个人将俘虏押出来,随部队撤到西涧口,赵永成才发现俘虏都还光着屁股,连冻带吓,一个个哆哆嗦嗦。于是他率杜某等又返回伪军驻地给俘虏取衣服。可这时对过儿鬼子炮楼机枪猛扫,封锁了前进的通道。赵永成抄起警卫员的三八枪,朝着喷火的枪眼打去,打死了鬼子机枪射手。鬼子机枪彻底哑了。这一仗端了伪军一个炮楼,击毙了汉奸杨海和两个伪军,四个反正,除跑掉三人外,其余十一人连人带枪全押了回来。
1942年农历七月十六,鬼子在燕家台安下据点并“扫荡”大西涧,打死了不少燕家台的父老乡亲,这其中有赵永成的母亲赵杜氏、伯母赵马氏、三岁的小侄女、三哥赵永文四位亲人。乡亲们饱受蹂躏折磨,作为始终战斗在家乡山山岭岭沟沟壑壑的游击队指挥员,赵永成无时无刻不在准备把盘踞燕家台之敌消灭。不久,赵永成同县大队部谭政委共同指挥了二岭战斗。他们指示李家庄派人给鬼子送假情报,告诉鬼子“一部分八路军驻李家庄”,目的是引蛇出洞。日军出发前,据点内的李明远派李永举及时送出情报。谭接到情报后,率部队爬上二岭设下埋伏,赵永成带人趴在梁庄台沿,并在李家庄西边将军帽山头上支了一挺机枪,严阵以待。作战结果,打死一部分鬼子伪军,缴获一挺捷克式机枪,数枝步枪,炮弹四发,子弹两箱。
在抗日武装的一连串围困打击下,燕家台的日伪军再也呆不下去了,于1944年2月全部撤走。伴随着东斋堂王家河滩一战拼杀,鬼子全部滚出了斋堂川。此后不久,赵永成接受新任务,到涿鹿县,投入到土改、护地的战斗中,谱写出新的战斗篇章。著名作家丁玲写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里赵队长的原型即为赵永成,小说真实地反映出赵永成这段斗争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