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东方主战场”中国的二战重负

时间:2015-09-03   作者:岳菲菲 魏彤  【转载】   来自于:北京青年报    阅读

124551636.jpg

修筑机场照片前安放着石磙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二战功绩似被世界冷落,一些欧洲人并不知晓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二战有什么关系。在这一问题上,欠下中国人情账的西方多国近来被认为表现出了公允的态度。不管风云如何际会,历史如何演变,那些曾用生命为盟军修建机场的中国人,他们肩膀里嵌下的正是中国在二战中承担的重量。


    “他去修飞机坪,没得回来了”


    “宛平看上去并不像可以决定国家命运的地方。即便在今天,它也只是一个位于北京市西南方向15公里处的小村庄。”牛津大学现代中国政治与历史学教授拉纳·米特选择用1937年7月7日发生在卢沟桥的事件作为他描写中国抗日战争的起源。


    在他的著作《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一书中,米特认为,卢沟桥的交火类似于1914年6月的弗朗兹·裴迪南王储被刺杀事件——这次事件直接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然而,他说,西方人曾对这段历史知之甚少。


    “原件实在太大了,太占地方,没有办法展出。”


    如今,在宛平镇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以愈发隆重的方式和中英文的叙述记录着那段黑暗的历史,也昭示着作为“东方主战场”的中国在二战期间所付出的代价与做出的贡献。


    “七七事变”发生时,鲍镇泉老人是北平的一个7岁孩童,与很多伙伴一样,他目睹了日本人“占领民房,欺负中国人,为所欲为”。今年85岁的他每年都要到纪念馆走一遭,为的是寻找与自己记忆的共振。除了展出的实物,展板上的文字他也会凑近逐字逐句地读。在展馆的第五部分——“东方主战场”的一处陈列品前,老人家停了下来,驻足良久。


    这是一个石磙,由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捐赠,背景是一张被放大的老照片。照片展示的是正在弯腰拉磙为盟军修筑机场的中国民众。黄土路上,两排中国人把背压得低低的,纤绳牢牢地套在肩膀上或交叉在胸前,前倾的身子和紧锁的眉头显示他们正用足力气。在这一展品处,纪念馆加入了特效,不时有飞机从照片里的天空中“掠”过,并伴有轰鸣声。照片的焦点处,是一个几乎与人等高的石磙。


    据纪念馆文保处的专家陈亮介绍,鲍镇泉看到的展出的石磙并非原件,“原件实在太大了,太占地方,没有办法展出。”真实的石磙存放于纪念馆的仓库里,等人高,数吨重。陈亮告诉记者,二战时美军著名的B-29远程轰炸机对机场跑道的要求比较高,包括质地、厚度和长度,与一般起降的飞机不一样,而中国并不具备符合条件的机场。美国志愿援华的“飞虎队”指挥官克莱尔·李·陈纳德来华也是首先提议修建机场。


    响应召唤,十里八乡的人们都赶到一处。


    指着石磙背后的巨幅照片,陈亮说:“以四川为例,有数十万的民工,其中还包括老人和孩子,都参与修建机场。”


    “(人们)把河道的鹅卵石都采没了,还要跑到邻县去采鹅卵石,敲碎了用来压跑道。”


    当时,在湖南芷江,这个原本恬适的少数民族小镇上,战争也带来了类似四川的这种奇异的繁忙。为了建设中美空军前方基地,1938年的那个冬天,周边11个县的一万多人涌向这里。


    当地老兵刘道明接受媒体采访时形容:“那真的可以叫人山人海,那时候人来人往,太多,有的用锄头,有的用簸箕,有的推独轮车。我记得推独轮车的特别多。”


    挖土、运土、压实,这些都是靠人力手工完成。湖南芷江抗战胜利纪念馆原馆长江柏永说,用石磙压地这道工序,“大概要七八十人”。


    在芷江机场先后两次的扩建过程中,投入民工数约五万人,共计伤亡数约一万人。在当时的湖南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人到芷江,九死一伤。”对于去修机场的人,大家会说:“他去修飞机坪,没得回来了。”四川也是一样的情境。陈亮说,死伤的情况时有发生。每次几百人一起拖动石磙子,由于人数太多,碾压时步调难以统一,用力不均,还经常会发生石磙压死民工事件。


    中国机场是盟军的重要后方


    战争与贫苦当然不值得彪炳,却使当时中国人在无奈与苦难中迸发出神力。没有重型机械的中国,就这样靠着手提肩扛,建造出了一座座具有重要军事用途的机场。


    “很多外国人都惊叹,从没看过这种路可以靠着人力修建出来。”陈亮说。曾经,就是在这些机场起飞的战机给日军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1944年6月16日,当美国轰炸机群突然飞临日本八幡市上空时,日本毫无防备,直到美机第三批轰炸机飞抵轰炸时,日机才仓促应战,那一次,日军损失严重。


    四个月后,苏联志愿航空队9架DB-3型轰炸机起飞,每机携带100公斤炸弹10枚,前往袭击武汉日据王家墩机场。毫无防备的日军措手不及。


    诸如此类,除了对日作战外,中国战场成为亚太地区盟军的重要后方,在四川、湖南、云南、广西等地都建立了众多空军基地。


    有过这样的计算,从1944年夏至1945年8月15日,美国共出动飞机约5.2万架次,对日本本土多座城市进行了战略轰炸,其中很多都是从这些中国民众用简陋工具修建而成的机场起飞。到1944年底,从成都附近各机场起飞的B-29轰炸机对日本本土及其占领地共计投下炸弹3623吨。


    从1938年冬至1945年10月,先后有前苏联志愿空军中队、中国和美国的空军力量进驻芷江机场,其中包括著名的“飞虎队”。“飞虎队”在中国的不到一年时间,正是中国空军消耗殆尽、苏联援华基本取消的时候。面对几乎向日本侵略者洞开的天空,“飞虎队”虽无力为中国撑起可靠的防空伞,却用那些涂着或鲨鱼或天使形象的B-29轰炸机在天空中证明了反侵略力量的存在。


    中国战场消灭七成日军


    用心呵护,这些纸张和档案文件能留存多久?陈亮说,根据纸的情况,差的只有几十年,好的几百年。


    历史的痕迹终会弥散,而真相与史实愈将清白。


    “如果我们想了解中国在当今世界的作用最好应该提醒自己:中国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参与那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不仅仅是为了国家的尊严和生存,还为了所有同盟国的胜利。正是在那场战争中,东西方一起抗击了有史以来最黑暗的邪恶力量。”


    拉纳·米特认为,中国的战时历史清晰,所付代价沉重,这也“唤醒”了西方的记忆,越来越认可中国的二战功绩。“如果没有中国的贡献,亚洲可能都沦入日本帝国主义之手。而中国的战争经历也是全球进程的一部分。中国的很多决策并不是独自做出的,而是在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之间互动的一部分。”


    在抗战纪念馆里,可以找到这样的表述,“七七事变”后,中国战场始终牢牢牵制着100万左右的日本陆军主力,占日本陆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二。


    中国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的主战场,共消灭日军150万人,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70%,对其覆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地区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大利亚,打下印度……


    “纪念中日战争的这段历史是非常重要的,这是20世纪非常重要的历史,不应该被遗忘。战争不应该再发生,人民需要铭记。”米特认为,在欧洲,这一点已经达成共识,而在亚洲,却并非如此。


    鲍镇泉老人虽然没有什么理论,但他实际却与米特持有同样的观点,“日本并没有认识清楚错误,这令人担忧,要时刻警惕。”他再三向记者重复同一句话,“历史,读不腻,不能忘。”


124551727.jpg

罗斯福对日宣战唱片安静地陈列在展台中


    罗斯福对日宣战演讲唱片


    在纪念馆里,还有一样标志性的展品——“罗斯福对日宣战演讲录音唱片”。唱片安静地陈列在展台中,却似乎让人听见彼时太平洋战争触发刹那的巨响。


    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瓦胡岛的美国海军基地遭受了一场袭击,这是战争史上最让人感到吃惊的军事袭击之一。在不到2个小时里,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到重创,死伤的美国人超过3500名。日本针对珍珠港的这次袭击导致美国投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向国会提出对日宣战的请求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准备了一份面向国会的演讲稿。12月8日中午8:30,罗斯福总统在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了演说,通过电台向全国广播。这一唱片就是此后美国出版发行的原声唱片,因数量少,如今十分珍贵。


    在演讲中,罗斯福将那一天称为“国耻日”。他说:“美日之间已处于敌对状态。我们的人民、我们的领土、我们的利益都处在危急存亡之秋,这是不能忽视的事实。”


    “鉴于日本12月7日星期天对我国进行的卑鄙无耻的无端攻击,在此我请求国会宣布,美利坚合众国与日本帝国之间已经处于战争状态。”


    罗斯福演讲结束后,参议院全体一致投票通过对日宣战的决议;在众议院只有蒙大拿州反战主义者珍妮特·兰金持反对意见。当天下午4时,罗斯福总统在对日宣战决议上签字。


    在罗斯福对日宣战演讲录音唱片旁边展出的就是当时的《檀香山广告商报》刊登罗斯福宣布日军偷袭珍珠港事件的消息:“战争!”这一标题在今天看来依然醒目刺眼。


124552493.jpg

爱泼斯坦的妻子黄浣碧亲自捐赠的签名照


    “天炉战法”将军赠美国记者签名照


    “在历史为我设定的时空中,我觉得没有任何事情比我亲历并跻身于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更好和更有意义。”很难想象,这是一位曾经的外国人说出的话语。犹太裔的爱泼斯坦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是为数不多的几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国裔人士,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他被中国官方誉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


    国民革命军的抗日爱国将领薛岳因毙敌数目惊人而著称。三次长沙会战,薛岳所指挥的部队共歼灭日军11.75万人。知名的“天炉战法”也是由薛岳发明,指的是将兵力在作战带布成网状据点,分段消耗敌军的兵力与士气,最后,把敌军拖到决战地区,再狠狠围歼之。


    两个看似不相干的历史风云人物,纪念馆展台里的一张照片记录了爱泼斯坦和薛岳的联系,也体现了当时东方战场受到的美国媒体的关注。


    当时的将领里流行赠送带有本人签名的私人照片。常德会战后,当时的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就赠送给前往战场采访的美国联合社记者爱泼斯坦一张这样的照片:中间是一张薛岳的半身像,照片两旁写着:爱泼司坦(注:现一般译为爱泼斯坦)先生,薛岳敬赠。


    据陈亮介绍,这张照片由爱泼斯坦的妻子黄浣碧亲自捐赠给纪念馆。


124552085.jpg

受救助的美军飞行员


    背扶30里山路救美军飞行员


    “来华助战洋人,军民一体救护”,国民政府曾经发给来华助战的外国飞行员一个布织的识别保护标识。如今这一历史的“细节”也在纪念馆中展出。曾经,为了保护帮助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盟军,中国百姓付出过沉重的代价。


    1942年4月18日,美国陆军航空队詹姆斯·哈罗德·杜立特中校奉命率领16架飞机轰炸日本东京等城市。任务完成后,除了1架飞机降落在苏联,其余15架飞机降落或坠落在中国的浙江、江西、安徽等省份,当地百姓齐心协力成功营救64名飞行员脱险。


    其中,坠落在遂昌的3号机飞行员查尔斯欧·祖克被当地农民刘芳桥发现。身上受伤的他很难独立行走,而刘芳桥不顾山路崎岖,边扶边背,从早上6点一直到晚上7点,走了30多里山路,最终把这位美军飞行员送到了安全地带。


    然而,中国百姓救助美国飞行员后却遭到侵华日军的疯狂报复。同年5月,日军对杜立特轰炸机队机组人员主要降落地点浙江、江西发动大规模进攻,并使用了细菌武器。(文/岳菲菲 图/魏彤)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010-57118960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Insert tit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