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酒吧 越国世家鸿鹤舞 钟氏谷酒传千年
本报记者 许岚 文/摄
阳新新闻 记者来到了排市镇日清村的钟氏宗堂,只见两旁悬挂着长长的红色条幅,正门耀眼金字“鹤舞鸿飞”,其上赫然书有“越国世家”,宗堂右边还有间祠堂是文化礼堂,里面张贴着钟氏源流和名人传说。当地老人乐呵呵地介绍说,第二天是宗堂落成庆典的好日子,到时百家流水宴,千人赏戏台,热闹非凡。
鹤舞鸿飞越国世家
“鹤舞鸿飞”意指三国时期的著名书法家、政治家钟繇(yáo又读yóu)。钟繇早年相貌不凡,聪慧过人,被曹操委以重任,功勋卓著。曹丕对其信任有加,封为廷尉,进封崇高乡侯,位列三公,多年后新帝继位,又升任太傅,在朝堂声名鹊起。
钟繇于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是楷书(小楷)创始人,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并称“钟王”。相传,钟繇临死前唤儿子钟会来到身边,交给他一部书法秘术,还讲述了自己书法大成的心得。原来,钟繇一生中花费了三十余年时间集中精力学习书法,几乎已到痴迷境界。与人坐在一起谈天,他就在周围地上练习;见到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自然景物,他便会揣摩相似笔法;晚上休息,他不知不觉竟将被子当作纸张,以致被子给划出了大窟窿。后世袁昂在《古今书评》里写道:“钟繇书意气密丽,若飞鸿戏海,舞鹤游天”,传神表现了这位书法大家的精湛技艺。
唐朝时期,钟繇后裔钟绍京生于江西赣州兴国县,他幼时家贫,出身卑微,仅凭个人才华获得官职,初任朝廷司农录事。因承袭先祖书法造诣,钟绍京得到了兵部尚书裴行俭的保荐,擢升入“直凤阁”任职,此后宫殿中的门榜、牌匾、楹联等,尽为他的墨宝手迹。时逢武周政权瓦解,韦皇后与武三思勾搭成奸,沆瀣一气,发起了“韦氏之乱”,一举篡夺朝政。皇太子李重俊对韦氏的胡作非为心怀不满,遂与左羽林军李多祚密商诛杀武三思。不料,韦氏先下狠手,不仅杀害李重俊,还将唐中宗毒死。之后,韦氏扶持傀儡少帝登基,抢班夺权,从中央到地方政权排除异已,安插亲信,闹得满朝文武人人惶恐。
危急关头,钟绍京向临淄王李隆基抛出了橄榄枝,在他和刘幽求的帮助和支持下,李隆基带兵夜间潜入宫苑内,一场血腥政变正悄悄酝酿。眼看时机正好,钟绍京率领户奴丁夫二百人,带着武器,配合李隆基的士兵攻入太极殿,一举杀掉韦后,逮捕了韦后余党。不久,相王李旦顺利登基,称唐睿宗。经此宫变,钟绍京立了大功,升任中书侍郎,参知机务,第二天又进封中书令,越国公。后人为纪念钟绍京为家族带来的荣耀,称“越国世家”。
族长钟道发介绍说,南宋年间,钟氏始迁祖闻朗公为避难从江西牛皮墩迁至桐埠(今木港枣园村),后又迁到了排市的咀头汪湾(今日清村六组,钟姓湾子对面),与当地汪姓人家和睦相处,结为儿女亲家。相传如今钟氏居住的湾子原来也是汪姓村民聚居的地方,汪、钟两姓相互走访,来往甚密,都夸赞对方住的地风水好。久而久之,为满足各家心愿,便干脆交换了位置,从此本地以闻朗公第七代孙日清公的名字命名,渐渐才发展成为了如今的日清村。
谷酒飘香百年传承
当天,记者来到市级非遗传承人、纯谷酒酿造师傅钟道榆的酒坊,只见四周满满当当摆放着酒缸和酿酒工具,暖炉上一盘盘农家小菜色泽诱人,清冽美酒在杯中轻轻摇晃,香飘四溢,回味悠长。举杯抿上一小口,味道好似甘甜泉水,醇厚浓郁,到了嗓子眼方显后劲,丝丝暖意涌上心头,妙不可言。钟道榆一边烤火,一边微笑介绍说,自家祖辈代代传承纯谷酒的酿造工艺,如今已历7代,有200多年历史。“这酒是纯粮食做的,绝对健康,并且口感纯正地道,有谷粮的天然纯朴风味,是市面上的勾兑酒没法相比的!”
1958年,钟道榆出生在日清村一个贫困家庭,由于父亲早逝,17岁的他早早便接过了家传手艺,经营这个小小的酿酒坊,养活全家老小。钟道榆说,钟家世代以酒为生,爱惜粮食、爱惜美酒的观念可谓深入骨髓。父亲曾告诉他关于爷爷钟奇煋的一则小故事,多年前,爷爷参加了富水水库的修建工程,与工友们整日劳作,十分辛苦。恰逢元旦佳节,村里人特地置办了好酒好菜,装点着送到工地,谁知许多人将白酒错当成了清水,用来洗手,只有爷爷大感可惜,一滴不落的喝下肚去,啧啧称美。
钟道榆的儿子钟学钦是个阳光帅气的80后小伙,他同父辈一样,自小便跟着父亲在酿酒坊里打下手,17岁时正式出道,开始独立酿酒。每年的7至11月,钟学钦都在老家帮衬父亲酿酒,空闲的时候,他便前往县城从事室内装修工作,挣取额外生活费用。钟学钦开心地说:“酿酒虽然发不了财,但我喜欢这种简简单单、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可以远离喧嚣,享受宁静。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像我这样传承家族手艺的了,因此作为第七代纯谷酒酿造的传承人,我感到很骄傲,很有乐趣!”
在钟学钦的印象中,每年到了酿酒时节,这小小的酿酒坊就成了村民们欢聚聊天的好地方,大家围炉烤火,好酒的啜饮几杯小酒,健谈的讲述逸闻趣事,能干的帮忙做点杂活,临走时总不忘拎着满壶美酒,乐颠颠地向父子俩感谢道别。钟道榆说:“周边村庄没有不认识咱家‘道榆酒’的,每年酿的近万斤白酒,基本供不应求!这不,很多乡亲都是二三十年的老顾客了,他们的儿女、孙子们也深受感染,就好这一口!”
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罗晓华告诉记者,阳新纯谷酒历史悠久,地方特色浓厚,文化底蕴丰满,素有“鄂东南小茅台”之美誉。另外经过几百年的文化积淀,阳新纯谷酒手工酿制工艺及其传承脉络清晰,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价值,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推崇,也充分展现了勤劳智慧、善良朴实的阳新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无穷的创造力。排市镇日清村就是一个依靠村民自身对传统工艺的热诚和执着,将阳新纯谷酒酿制工艺艰难传承下来的典范。
如今,由于老一代传承人逐步身老故世,有些传统绝技难以得到很好的传承,纯谷酒酿制传统技艺已处于濒危状态。将来几年内,我县将对阳新纯谷酒酿制者进行深入调查,搜集挖掘资料,进行整理、建档,设立专门资料库;对现有传承人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促使他们开展“传帮带”活动,保存阳新纯谷酒的传统制作工艺;对阳新纯谷酒酿制技艺进行推广,宣传纯谷酒酿制工艺的营养价值,带动地方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