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面肌痉挛治疗找对医生尽早手术少遭罪!

时间:2018-12-27   作者:李烈  【转载】   来自于:东方红星    阅读

1面肌痉挛手术-1.jpg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是一种以一侧面部不自主抽搐、跳动为主要表现的面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由于面肌痉挛的初期症状为眼皮跳动,而通常眼皮跳多数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就会停止,也有的人迷信民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多说法,一般不会重视,更不认为是病,因此初期很少人就医。经过一段时间后频繁跳动,多数人当成眼病治疗,当病情发展到连动到嘴角、一侧面部,严重的颈部也出现抽动,就医才诊断为面肌痉挛。


    由于多数患者检查不出病因,多数医生进行缓解眼前的症状治疗,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经过多次或尝试多种治疗方法,但始终没有治好。近日,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神经外二科王晓松主任接诊了一例面肌痉挛患者,5年前发病,一开始没重视,后来眼部跳得厉害才开始针灸治疗,结果越治越重,后来尝试多种方法一直没治好。经朋友介绍来到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王林主任确诊为原发性面肌痉挛,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术后不久眼睛不跳了,嘴角也不抽了,面部恢复正常。患者及家人都很高兴,2018年12月20日在感谢信中说:“没行到治了这么多年病,中医、西医都看过,一直没治好,竟然没找对医生!真要好好感谢陈国强教授、王晓松主任,医疗技术好,工作态度好,护士的服务贴心!”


    病例资料:患者***,女,58岁,河北人。患者自述,大约5年前的春天不知为啥开始眼皮间断性跳动,一开始也没当事,夏天没怎么跳,到了秋天又开始跳,隔一段时间跳一阵,冬天天冷了跳得厉害,次数也多。因为自己儿子是学中医的,在乡镇的卫生所工作,会针灸。眼皮跳大约一年左右的时候,感觉跳得厉害,吃药不管事就让儿子针灸,大约一个疗程针灸后眼皮就不跳了,没过多久又开始跳动,去县里医院做CT检查,也做了其他检查都没有发现病因。医生建议采取西药治疗,治疗一段时间一点效果也没有。后来儿子为母亲找了当地较有名的中医专家诊断、开方,煎服中药治疗,中药吃了了二十多天,也是没有看到明显效果。当时左侧脸抽动闲时较轻,一到重要的场合急躁、紧张时跳动就比较频繁。


    在中药、西药治疗多次都没有效果后,一直到处打听,也没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儿子虽然学过两年中医,但对母亲的病却并不清楚。后来再发作就又采取针灸治疗,第二次针灸儿子尝试了各种方法,也没见到好的效果。此后找过当地较有名的中医做针灸、按摩、拔罐,仍没治好。后来患者就停止治疗,少刺激、少外出、不去公共场所,脸跳次数就会减少。今年秋天眼睛又开始跳得厉害,一次偶然上街,患者被熟人看到眼睛一直跳动,熟人说他的一个亲戚也是得了一侧脸跳、眼跳的病,一直吃药没治好,后来在北京的一家医院治好了。患者问了医院名称和医生,打了医院的导医台电话,询问后儿子一直没时间陪她去北京治疗。一直到12月10日才预约了专家门诊。随后患者在儿子陪同下来到北京就医,在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由陈国强教授、王晓松主任为患者做了手术,术后当天眼睛就不跳动了,嘴也不抽了,整个面部恢复得也很好好,术后一周康复出院。


    面肌痉挛临床可以分为原发性面肌痉挛和继发性面肌痉挛两种,原发性面肌痉挛约占99.1%,病因为面神经根在出桥脑段受到走行异常的血管压迫,引起面神经损伤,出现脱髓鞘变,造成神经纤维之间电流“短路”,引发面部肌肉无节制地抽动。由于血管异常CT影像不显示,血管造影仅能看到血管移位、变形,而看不到血管硬化,因而多数患者查不出病因。继发性面肌痉挛由明确疾病诱发,如面神经外伤或面神经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瘫,某些桥小脑角的肿瘤或炎症。统计,除外伤面瘫后出现的面肌痉挛外,其它继发性面肌痉挛仅占0.9%,多数疾病可以通过检查发现疾病。


    原发性面肌痉挛的药物、针灸等治疗仅能缓解症状,不能去除病因,因而治疗后还会复发。只有通过血管减压术才能解除面神经根部压迫,彻底消除病因,才能使患者不复发。手术技术成熟,操作简单,风险较小,效果很好,是医学界公认的根治面肌痉挛的方法。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中心每年手术2000例以上,手术治愈率98%,风险低,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东方红星 文/李烈)


        北京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中心 咨询电话:15311449806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010-57118960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Insert title here